37週了! 5件事讓生產計劃更安心
37週了! 5件事讓生產計劃更安心
快要見到寶寶了! 第一次當媽,除了期待,「生產」卻又是那麼未知。
待產階段除了要充分休息,你還要先確認哪些待辦事項呢?
第10個月,你會遇到的身體變化
1. 寶寶位置下降,呼吸變得較輕鬆,胃容量變大
2. 產檢或性行為,可能會遇到少量出血
3. 子宮下降,對膀胱壓迫感增加,變得更加頻尿
4.出現假性陣痛: 疼痛部位在腹部前方,行走、休息、改變姿勢就會停止
待產時,要注意那些事情?
1. 職場媽咪注意請假時間
足月後,寶貝可能隨時來報到,有些媽媽太拼命,快到40週還在工作,可能突然羊水破了,還要急急忙忙去醫院。
因此,媽咪需要多觀察身體狀況,過了36週後,是否已出現產兆。經醫生開立證明,可請安胎假。
2.與醫院確認待產用品
建議事先與醫院及月子中心確認有哪些物品,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待產包及個人用品。
市面上各種待產包,最基礎的包括看護墊、產褥墊、免洗內褲…
想瞭解更完整待產包資訊>>待產包怎麼準備? 超實用圖解讓你優雅待產
3. 腦中模擬去醫院的流程
媽咪們可以事先想想自己可能會在哪裡活動,怎麼去? 跟誰去?
在家裡>>是否有家人陪同,直接開車前往醫院
在上班>>醫院位置與公司是否夠近? 身邊是否有人可直接開車前往醫院,若發生緊急狀況或在塞車尖峰時段,建議直接叫救護車。
4. 爸爸是否要進產房?
爸爸陪產是多麼溫馨的畫面,除了給予媽媽精神上的力量,還能拍下寶貝誕生的畫面。 但是,有些男生可能無法看到血淋淋的畫面,反而在產房暈了過去,更造成現場混亂,因此需事前與另一半溝通是否適合陪產。
5. 是否要母嬰同室?
母嬰同室雖能更方便哺餵母乳,也能瞭解日後回家全天哺乳的狀況,但也會造成媽媽非常疲累。因此,這仍會媽媽交由媽媽自己選擇。若想兼顧隨時哺餵母乳,又不過於疲累,可以考慮住單人房,較不受環境影響。